國內成品油價將迎來“三連漲”。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235元和225元。
本次調價折合成升價,92#號汽油每升上調0.18元,0#柴油每升上調0.19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加滿一箱油將多花9元左右。本輪是2025年國內成品油第十三次調價,也將迎來第六次上調,年內成品油調價將呈現“六漲五跌兩擱淺”的格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6月17日—6月30日),國際油價大幅震蕩,均價高于上輪調價周期。
調價周期內,在以伊局勢演變影響下,國際油價大幅震蕩。以布倫特原油期貨為例,價格先由每桶73美元左右上漲至近79美元,隨后快速回落至68美元之下并平穩運行。一方面,以伊局勢緩和、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下降主導油價從高位回落。市場普遍認為后續能源基礎設施受襲、霍爾木茲海峽航運受阻的可能性較低,石油供應和運輸將保持穩定。與此同時,石油供應過剩預期加劇。國際能源署6月預估,今年全球石油供應量增加180萬桶/日,較前期預估上調20萬桶/日,預計全年石油供應過剩約110萬桶/日。“歐佩克+”也將于7月份連續第三個月增產。但另一方面,北半球石油需求季節性增長,原油庫存處于低位為油價提供了一定支撐。據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6—9月歐美石油需求將增加70萬桶/日。截至6月20日,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升至年內高點94.7%;商業原油庫存連續五周下降至4.15億桶,較五年均值水平低約11%。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認為,短期內國際油價將震蕩偏弱運行,后期主要關注以伊局勢演變和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經濟日報記者 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