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云南省普洱市普洱站,來自波蘭的旅游團乘坐中老鐵路列車游玩。楊永全攝(中經視覺)

6月18日,中老鐵路“復興號”動車組駛過寧洱站貨場。殷學合攝(中經視覺)

4月23日拍攝的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中方區域圍網區。自昆明市托管磨憨以來,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持續加快。王俊星攝(中經視覺)

兩名阿根廷留學生假期乘坐中老鐵路赴老撾旅游,在磨憨鐵路口岸為邊檢民警服務點贊(攝于2024年7月19日)。黃遠飛攝(中經視覺)

5月2日,游客在西雙版納景洪市告莊西雙景湄公河星光夜市欣賞特色舞蹈表演。當地依托交通優勢,積極發展入境旅游,激發文旅新動能。李記云攝(中經視覺)

3月25日,工人在玉溪市通海縣一家花卉公司加工鮮切花。該市發揮中老鐵路輻射帶動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鮮切花、蔬菜等特色產品走出大山。曾永洪攝(中經視覺)

6月6日,裝載著泰國榴蓮的中老鐵路“瀾湄快線”班列抵達昆明中鐵聯集中心站。張偉明攝(中經視覺)
1035公里,昆明至老撾萬象,鋼鐵巨龍穿山越嶺,山不再高、路不再長,不負期望,創造可能。
累計發送旅客逾5000萬人次;貨物運輸超6000萬噸,跨境運輸貨物超1300萬噸;跨境商品種類達3000余種;跨境國際旅客超50萬人次……自2021年12月開通運營,中老鐵路在3年半的時間里表現不負“黃金線路”的期許。
很多人雖然沒有乘坐過中老鐵路,但也成為了受益者。比如,榴蓮的降價就有中老鐵路的功勞。東南亞的榴蓮、山竹、龍眼、芒果等,乘著“瀾湄快線”列車抵達昆明,再走入千家萬戶;中國產的機電、蔬菜、蘋果等沿著中老鐵路奔向東南亞市場——雙向奔赴的旅程,相互成就的貿易。
是黃金線路,更是經濟動脈。中老鐵路逐漸成為“黃金線路+”,“+”的是線路本身的更多可能,更是沿線開發的巨大潛能。農業、工業、旅游業,中老鐵路途經地區的產業都從中受益。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樞紐建設、沿線產業開發、經營主體培育……云南持續推動中老鐵路沿線開發,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充分發揮黃金線路的輻射帶動作用,助推沿線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繼續做大做強中老鐵路,方向明確,未來可期。云南將繼續抓好運營維護,推動沿線開發提檔升級,完善通道樞紐功能,提升產業發展質效,促進外貿擴量提質,推動中老鐵路創造更多可能、激發更大潛力。(經濟日報記者 管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