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京巨鯊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鯊醫療”)產品展示廳,寬敞明亮的數字智能聯合手術室里一塵不染,多類型智能醫用顯示器一字排開,全智能高壓注射系統整齊排列,AI智能機器人在自動診斷病人CT影像……仿佛置身一個微型醫療裝備展覽會。
“公司研發生產的醫學圖像智能顯示、智能醫療手術機器人、智能化醫用高壓注射系統等醫療裝備,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巨鯊醫療董事長王衛說,公司已累計申請國際和國內專利1000余項,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
巨鯊醫療成立于1996年,起初主要從事進口醫療裝備在國內的商貿代理。“20多年前,國內醫院進口一臺醫用液晶顯示器要幾十萬元,產品還是落后兩代的。”王衛說,“醫療設備能買來,但核心技術買不來。我們下定決心自主研發,生產質量過硬、技術水平高的醫療設備。”
創新的道路從不平坦。對此,參與巨鯊醫療第一代醫療診斷顯示屏研發工作的孫景錕深有感觸。“芯片是醫學圖像顯示系統的核心,為實現自主研發,研發團隊不斷改思路、換方法,利用可編程邏輯陣列芯片研發醫學影像處理算法,蹚出一條新路。”孫景錕說,研發團隊日夜攻關,終于在芯片自給上實現突破,進口的國外同類型產品售價也從幾十萬元降至兩三萬元。
在巨鯊醫療的研發中心,現已成為研發負責人的孫景錕和創新團隊正在對研制的32M超高分辨率彩色醫療診斷顯示屏進行數據分析,為更新一代產品研發做準備。“通過自研的醫學影像處理芯片,產品歷經幾次迭代升級,分辨率也從200萬像素提高到3200萬像素,可以更精準地識別病人早期微小病灶。”孫景錕告訴記者。
如今,巨鯊醫療研發團隊在企業員工占比已經超過30%。公司每年研發投入超過年營業額的10%,在南京、上海、深圳分別設立研發中心,與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并在海外設立了研發部。
“進軍國際市場之初,國產品牌常常被貼上與實際不符的低端水平、質量不高、工藝粗糙等標簽,要打開國際市場,必須打破固有的偏見。”巨鯊醫療國際業務部銷售經理方艾香說,公司一方面靠技術贏得信任,一方面靠真誠打動客戶。
為了打破國外用戶的刻板印象,巨鯊醫療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高過國外同類產品的性價比,順利將產品銷往海外市場。巨鯊醫療品牌展示廳內,一張貼滿藍色徽章的全球銷售地圖引人注目。“每當我們打進一個海外市場,公司國際部的同事就會給相應的地區貼上徽章。”方艾香說。
“自成立以來,巨鯊醫療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首位,通過持續技術研發,攻克了醫學圖像智能顯示、AI輔助診療、智能醫療手術機器人、智能化醫用高壓注射系統等技術難關。下一步,公司將持續推進科技創新,研發出更多更好的醫療產品,成長為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球性醫療高科技企業。”王衛說。(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 蔣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