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制定《北京市服務型制造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北京市經信局信息化與軟件服務業處(工業化信息化融合推進處)處長趙祥偉解讀《方案》時表示,《方案》聚焦北京市高精尖產業,從“發展新業態、提升創新能力、打造標桿示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等四個方面,共提出13條舉措,全面優化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構建與首都城市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趙祥偉介紹稱,在鼓勵企業積極探索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方面,將根據北京目前服務型制造發展情況,結合北京市優秀制造業企業創新實踐,提出了“產品+服務+生態鏈”“整機+數據+全生命周期服務”“產品+系統集成”“產品+個性化定制”“生產+體驗服務”等5種針對制造業不同細分產業、不同產品形態的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推動企業延伸先進制造業價值鏈,拓展產業鏈高價值服務環節。同時,也鼓勵制造業企業積極探索創新更加豐富的“制造+服務”相融合的新業態。
曲美家居集團副總經理徐喆表示,曲美家居積極響應《實施方案》關于“挖掘‘產品+個性化定制’特色內涵”的指導要求,整合家裝服務與制造能力,式開啟從傳統家具制造向整體解決方案轉型的新階段。曲美家居依托工業物聯網、智能排產等技術優化服務鏈路,致力于通過“產品+服務+生態鏈”的協同創新模式,為消費者創造全生命周期的家居價值。
記者在曲美的生產車間看到,從材料選擇到產品加工再到包裝分發,工業物聯網、智能排產等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到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在生產端,我們嘗試通過智能產線實現‘訂單即指令’響應——從消費者確認方案到工廠啟動生產僅需8秒,并支持200多類產品的混合排產,初步實現了效率與靈活性的平衡。”徐喆稱。
提升服務型制造創新能力也是《實施方案》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鼓勵企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研發及供應鏈管理能力。發揮北京市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及中試驗證、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支撐能力,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依文集團聯席總裁劉學鋒介紹稱,數字化定制服務平臺已經成為依文集團支撐業務的核心。前臺支持從3D量體到個性化設計的全流程數字化服務;中臺通過C2M模式,實現服裝品類的私人定制,提高效率并縮短交付周期;后臺供應端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管理,從訂單、生產到質量數據全程可視化。
據了解,依文服飾以“產品+服務+生態鏈協同創新”為核心戰略,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于服裝設計與供應鏈管理,形成智能設計、智慧服務、生態協同三大創新突破。依文集團聯席總裁溫巍表示,依文集團從產品創新到供應鏈模式創新都享受到了數字賦能的紅利,同時也希望能跟更多產業伙伴協同發展,共同打造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
《實施方案》還提出打造服務型制造標桿示范的任務,將建立市區兩級聯動的服務型制造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發布一批典型應用和解決方案案例集,鼓勵和引導更多制造業企業探索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
記者在三一重工南口產業園看到,生產車間的一塊大屏幕上顯示著三一集團自研的多個智能制造系統和云平臺的信息。據介紹,三一集團不僅通過智能制造的探索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生產效率,同時也向供應鏈企業和客戶進行賦能。
在提升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能力方面,《實施方案》提出人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鼓勵產學研用各界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強合作,培養一批“既懂制造又懂服務”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隊伍。同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相關機構與組織,搭建服務型制造創新研發與產業化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轉型提供多元化服務。(中國經濟網記者 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