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卒中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第十七屆中國神經病學論壇在上海召開,大會發布了《伊奈利珠單抗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臨床實踐專家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我國是目前全世界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患者人數較多的國家,《建議》的發布不僅有助于規范和提高國內NMOSD診療水平,還將對全球NMOSD診療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建議》的撰寫及審評工作匯聚了23位國內知名且擁有豐富伊奈利珠單抗用藥經驗的神經內科、放射科和眼科專家,這些專家分別來自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華山醫院)、上海卒中學會神經病學分會、泛長三角地區多家醫院,以及華西醫院和湘雅醫院。其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執行主任董強教授擔任評審會主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全超教授擔任執筆人。此外,Bruce A.C. Cree教授等3位國際NMOSD領域頂尖專家也共同參與了《建議》的討論。
與其他罕見病類似,國內NMOSD患者曾長期面臨“缺醫少藥”的困境。一方面,許多基層醫生缺乏對該罕見病的認知,致使多數NMOSD患者曾遭遇誤診;另一方面,在單抗類藥物獲批上市前,我國主要采用傳統免疫抑制劑進行緩解期治療,雖然也有一定療效,但仍然很難達到有效控制復發的治療目標。
近年來,以伊奈利珠單抗為代表的高效生物制劑獲批上市并被納入國家醫保,有效提升了我國NMOSD患者的藥物可及性,同時為我國乃至全球NMOSD領域的抗CD19單抗臨床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我國既往單抗類藥物的使用比例較低,基層醫院缺乏相關藥物應用經驗。作為一款同類首創(First-in-Class)藥物,伊奈利珠單抗上市時間較短,基層醫生需要更詳盡、操作性更強的臨床實踐指導建議來規范此類藥物的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上海卒中學會牽頭發起了《伊奈利珠單抗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臨床實踐專家建議》的編撰及審評工作。《建議》涵蓋了伊奈利珠單抗的應用人群、應用時機、用藥前評估、使用方法、用藥后監測、如何換藥、單藥或聯用、是否可以停藥、安全性管理,以及特殊人群應用等方面的常見問題,將為伊奈利珠單抗安全、有效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全超教授表示,上海卒中學會將基于更多的真實世界證據,對《建議》進行持續更新與完善,希望中國在NMOSD領域的實踐經驗未來可以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