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性猛交ⅹxxx乱大交3男男,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a片麻豆,色av,99久在线精品99re8热视频

如何將一顆藥片均分為1/3甚至更小?

2021-06-02 17:28 來源:武漢晚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楊奇奇)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如何將一顆藥片均分為1/3甚至更小?

2021年06月02日 17:28   來源:武漢晚報   

  如何將一顆藥片均分為1/3甚至更小?

  給孩子喂藥時,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類似難題。

  事實上,“劑量靠猜、分藥靠掰”導致的分不準、不安全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兒科用藥痛點。專家指出,兒童并非“縮小版的成人”,若照搬成人藥物使用方法,可能會成為一種安全隱患。

  尷尬

  “兒童酌減”太寬泛

  “估摸”分藥憑感覺

  最近,徐寧正為孩子吃藥的事情犯愁。3歲多的女兒有些咳嗽,想到家里有蜜煉川貝枇杷膏,大人吃著效果不錯,就打算也給孩子試試。“說明書上寫的是成人每日3次,每次一湯匙(15毫升),小兒減半。可這個‘小兒’界定得也太寬泛了吧,3歲和10歲差別那么大,難道都是一半?”

  同樣被說明書難倒的還有6歲孩子的媽媽丁冉。“很多說明書上壓根兒沒有明確標注兒童的用法用量,頂多一句‘兒童酌減’,可究竟該減多少,實在很難判斷。”

  事實上,即便有了明確的用法用量,還是有不少家長被分藥這件事卡住。

  前不久,由于孩子食欲不振,程薇帶著10個月的兒子去了趟醫院,醫生檢查后開了復方胃蛋白酶散助消化。“按照說明書上的用法用量,周歲以下一次0.75克,一袋的規格是3克,意味著每次只能倒出來四分之一的量。可家里也沒有這么精確的天平能稱重,包裝袋又不透明,每次只能憑感覺估摸著來,結果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為了盡可能精確,程薇索性把一袋全都倒出來,分成大致相當的四份。可吃完一份,余下的三份如何保存又成了難題。“這么弄完總感覺不衛生,也容易受潮,擔心藥效會受影響。”

  對此,劉彤的做法顯得頗為豪邁——每次只吃分出來的部分,其余的不要了。“浪費一點,總比失了藥效強。”膠囊類的藥物,她也是將膠囊打開,約摸著分出需要的部分裝回膠囊服用,剩下的直接扔掉。

  而對于片狀藥物,分裝的難度在于藥片太小,很難用手固定位置。有的藥片中間還有鼓起,材質也并非適合切割。往往一刀下去,稍偏一點就會大小不均,甚至碎裂成更多小塊。“要是這樣的話,我就只能把它壓得更碎,再估摸著分給孩子吃了。”

  隱患

  能不能分有講究

  存好用對難保證

  對分藥感到“頭大”的家長們,轉而去網絡尋求解決辦法,琳瑯滿目的分藥“神器”應運而生。記者以“分藥器”為關鍵詞在網絡平臺進行搜索,出現大量形態、色彩各異的分藥工具,基本針對的都是最難分切的片狀藥品。

  細看這些分藥工具,有的呈扁平小盒狀,內有多個分格。有的則呈豎直藥瓶狀,上下多層結構彼此可以擰動分開。這些分藥器最核心的部件即為內置在底部的夾子,以及內置在蓋子上的刀片。分藥時用夾子將藥片固定,按下盒蓋,刀片就會以類似“鍘刀”的方式,將藥片切為兩半。

  即便分藥器成功將藥片分成了兩半,但想要繼續分切的話,“神器”很可能也無能為力。而1/3、1/5、1/7等不規則分劈更是難上加難。

  來自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的一份研究表明,用手工、剪刀、刀片、切藥器四種分劈方法分別對7種不同大小的藥片,進行對半和四半分劈;參考歐洲藥典半片分劑量評價標準測評本次藥片分劈情況,結果顯示,7種藥片的分劈測試中,有5種通過了切藥器分劈半片測試,而分劈四分之一片的片劑用四種分劈方法均未通過測試。

  “一些家長嘗試在家自行分藥,可能造成許多用藥安全隱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總藥師趙志剛指出,哪些藥物能分、哪些藥物不能分,需要專業藥師來判斷。有的藥一旦分開,就會破壞原有結構,影響藥物本身的療效。比如緩釋片,如果分開服用,緩釋機制便可能受到破壞,藥物突然釋放,導致中毒。

  “即使是能分的藥物,家長也很難確保分得準、存得好、用得對。”趙志剛稱,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個體差異很大,用藥劑量不能簡單依靠家長感覺酌情減半。另外,不同藥物單位也不同,有的是毫升,有的是毫克,家長一旦弄混,導致用藥過量,后果也會非常嚴重。

  此前,有研究發現,中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接近成人的2倍,其中新生兒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更接近成人的4倍。

  建議

  豐富劑型添選擇

  專業分藥增服務

  不久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0—14歲兒童有25338萬人,占總人口的17.95%,兒童的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國家未來。

  趙志剛認為,目前我國兒童用藥在供給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少適合兒童的品種、劑型、規格,絕大多數藥品說明書缺少兒童的適應癥和用法用量。“由于兒童臨床試驗匱乏,相關研究數據不足,醫生往往只能與患兒家屬說明情況,再結合用藥經驗,在成人劑量基礎上,按照體重或年齡等指標換算兒童所需的劑量。”

  另一方面,針對現有藥物,分藥具有一定的技術要求。趙志剛認為,應出臺相應規范,制定具體的操作標準,由專業藥師來完成,在確保衛生條件達標的情況下,用天平等精密儀器進行稱量,并予以妥善保存,明確保存期限。

  在這一方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作出了較為積極的探索。其藥劑科設置了一個專門的藥品分包崗位,每天兩名專職藥劑師負責碾磨藥片,按從三分之一到十六分之一不等的規格,裝入小巧的分裝袋中。再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標注分包日期,最后摞成一沓后放到密封盒里,供該院住院的兒童病人使用。每個月,這里都要承接高達17000條需要分劑量的醫囑,涉及43種藥品和770種分法。當然,開展分裝工作的耗材以及人員成本,暫時只能靠科室和醫院來支撐。

  “分藥這項工作本身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在許多發達國家都會通過單獨收費的方式對藥品調劑服務進行補償,一般兒童用藥調劑費比成人還高,因為調劑需要精準分劑量,更加復雜。”在趙志剛看來,要想解決兒童用藥短缺的問題,應當從多方面著手。“兒童用藥研發不可能一蹴而就,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在現有藥物基礎上生產更多便于分裝和使用的劑型,如液體劑型、顆粒劑型等,同時提供適合兒童使用的規格(如微型片劑),并盡快落實藥學服務補償機制(兒童用藥調劑費),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藥師來做,從而讓兒童用藥安全更有保證。

  在這方面,美國和歐盟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立法和監管框架,通過經濟激勵、延長專利保護期等政策鼓勵和強制制藥企業開展兒科臨床試驗,促進兒童藥品的研發。2007-2018年間,美國、歐洲和日本上市了多種兒童適宜的口服劑型,包括迷你片、可溶性薄膜、散劑和顆粒劑、口腔崩解片、咀嚼片、刻痕片、微粒膠囊、口腔分散膜等。

  業內人士很羨慕國外藥片多樣化的刻痕設計,方便家長更加準確地分藥。“1/5-1/8的刻痕,其實已經能夠覆蓋到絕大多數人群了”,專家表示。

  綜合《北京晚報》、醫學界報道

(責任編輯:楊奇奇)

精彩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酉阳| 界首市| 丽江市| 错那县| 澄江县| 浙江省| 精河县| 永定县| 周至县| 甘谷县| 虎林市| 治县。| 恩施市| 湟源县| 黄山市| 大埔县| 大兴区| 政和县| 庄河市| 三明市| 栾川县| 铜鼓县| 荆门市| 雅安市| 云龙县| 新泰市| 屯留县| 涟水县| 内黄县| 开封市| 镇康县| 改则县| 宁都县| 连江县| 凤台县| 奉新县| 九台市| 肇源县| 沁源县| 喀什市|